主標:法治先賢故事
副標:追尋先賢足跡,傳承法治思想,爭做時代先鋒。
1、公私分明
管仲和鮑叔牙是生死之交。有一次齊桓公和管仲探討下任國相的問題,齊桓公問:假如你去世,誰接任你的位置呢?管仲先后說出三個人名,直至第四個人名才說起鮑叔牙。齊桓公說:我很奇怪,鮑叔牙對你那么好,怎么你把他放在第四人選的位置呢?管仲說:我們現(xiàn)在是在談論誰做下任國相最合適的問題,您并沒有問誰是我最感激、最要好的朋友呀!
2、徒木立信
商鞅想要實施變法圖強政策,唯恐天下人對自己產生非議。在起草了新法、尚未頒布之際,害怕百姓不信,推行不開,于是就想了個辦法。令人在都城的南門立一個三丈高的木頭,招募能將其搬到北門的民眾,許諾賞十金。民眾感到奇怪,沒人敢應募,商鞅又將賞金提高到五十金,有一個人應募,商鞅果然給了他五十金,然后才頒布新法,是為徙木立信的典故。
3、約法三章
公元前206年,劉邦率軍攻入咸陽,進城后,為了取得民心,便把各縣鄉(xiāng)親召集起來,鄭重地宣布:“秦朝的嚴刑苛法,把眾位害苦了,應該全部廢除。現(xiàn)在我和眾位約定,不論是誰,都要遵守這三條法律:殺人者處死,傷人者抵罪,盜竊者判罪”。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,紛紛取來美食慰勞軍隊,劉邦得到了百姓的支持,最后取得天下,建立了西漢王朝。
4、克己奉公
東漢初期,祭遵被封為軍中執(zhí)法官,他任職期間,執(zhí)法嚴明,為后人所稱贊。有一次,劉秀身邊的侍從犯了死罪,祭遵查明真情后決定依法處置。這時有許多人勸他從輕發(fā)落,但祭遵嚴格執(zhí)法,將其處死。劉秀知道后十分生氣,要降罪于祭遵。主簿勸道:“嚴明軍令,本來就是大王的要求。如今祭遵堅守法令,上下一致做得很好。只有言行一致,號令三軍才有威信啊?!惫馕涞勐犃T,覺得很有道理,非但沒有治罪,還封他為“刺奸將軍”。
5、執(zhí)法如山
唐中宗年間,太平公主赴雍州游玩,看上了寺院里的一盤水磨,未經(jīng)同意即吩咐隨從歸為己有。寺院和尚迫于權勢,不敢阻攔,便告到雍州司戶李元紘那里。李元紘不畏權勢,公正剛直,當即受理此案,查明后即將水磨判歸寺院。這一判決,嚇壞了頂頭上司竇懷貞,他命令李元紘將水磨改判給太平公主。李元紘無比憤慨,二話不說,當即揮筆在原判決書旁書寫“南山可移,此判無動”八個大字。
6、法當有常
狄仁杰在任大理丞時,武衛(wèi)大將權善才誤砍昭陵柏樹,狄仁杰奏罪當免職。高宗勃然作色,下令立誅。狄仁杰又奏罪不當死,高宗說:“善才陷我不孝,必須殺掉他才解我心頭之恨?!钡胰式艿溃骸俺悸勀纨堶[,忤人主,自古以為雄,臣遇以為不然。居桀、紂時則難,堯、舜時則易。臣今幸逢堯、舜,不懼比干之誅。陛下作法,懸之象魏,徒流死罪,俱有等差。豈有犯非極刑,即令賜死?法既無常,則百姓何所措其手足!陛下必欲變法,請從今日為始”。最后權善才幸免一死。
7、曹彬緩刑
北宋開國名將曹彬有個部下犯了法,經(jīng)查實本該處以20大板,可曹彬卻不聞不問,直到一年后,忽然下令抓了起來,打了20大板,說這是對他去年所犯罪行的懲罰。眾人迷茫,問為何當時不執(zhí)行,曹彬解釋說:“一年前,此人剛娶了媳婦,如果那時處罰,他的父母一定認為是新媳婦帶來了厄運,他的婚姻也就完了。但是國法軍紀又不能廢,所以才緩一年執(zhí)行?!北娙艘宦?,都對曹彬表示佩服,稱贊他的用心良苦。
真人客服微信在線